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统中原-《大唐之无敌天下》


    第(3/3)页

    这名官员回答道:“在下苏东长,乃是礼部郎中也!”

    苏东长,从没听说过!

    李玄霸摇了摇头,说道:“苏东长,从今往后。你不必再吃饭了,也不要再穿衣,住屋了!”

    苏东长闻言大惊失色,连忙问道:“元

    元,这是为什么?”

    李玄霸道:“你既然觉得农民种地和工匠做工有**份和颜面。那你干吗还要吃他们种的东西。穿他们做的衣服和住他们造的房子?”

    “这元。这怎能混为一谈,就算下官看得起农民和工匠。也不一定要学习种地和做工吧?”

    苏世长急急忙忙的分辩着。心想这个大霸王要是真的铁了心不让他吃饭、穿衣和住屋,估计他还没有等到饿死冻死就先羞死了。想到这些,苏东长心中禁不住的涌起后悔的情绪,暗骂自己没事干吗要言,学别人沉默是金不是很好吗?是谁说的这个李玄霸是个明主,重识人才,愿听取意见的?娘的,我怎么会傻得相信这种话呢?

    却听李玄霸叹道:“不用说了,本王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本王要指出的是。你们的思想都陷入了误区,以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为自从隋朝开设科举制度后,读书的目的就是出士入仕,入朝做官?那是不可能的,读书的目的可不是仅仅为了做官。试想一下天下有多少读书人?等本王的六年义务教育推行后,只怕全天下都是读他们都该做官去?这可能吗?他们要是考不上官怎么办,难道书就白读了?有句话是什么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话的意思你们清楚吗?意思是不管入了哪一行,只要做得好,都照样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孔颖达闻言,禁不住的问道:“那

    元为啥想要让天下人都读书呢?”

    “问得好!”李玄霸点点头,又反问道:“知道本王生平最钦佩,认为是史上最了不起的人是谁吗?”

    不等下面的人回答,李玄霸就自答道:“是一个叫袁隆平的人!”

    下面的人闻言都不由面面相觑,显然谁都没有听说过袁隆平是谁。孔颖达忍不住再次问道:“请问元,这位袁隆平是何人,莫非是个隐士或是贤者?”

    “不是,袁隆平只是个种地的老农!”

    见孔颖达等人都无语以对。李玄霸禁不住“呵呵”的笑道:“很奇怪本王为何钦佩一个老农,还认为他是史上最了不起的人是吧?那就让本王告诉你们,这个叫袁隆平的老农是个种地的天才,他见庄稼一年收成太少。养不活多少人,于是就整天研究摸索如何提高庄稼的产量。最终被他现了一种杂交的水稻。他把这种杂交水稻引进了农田。和原有的水稻配种,结果让他弄出来了产量极高,而且口味也极佳的高级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不但一年能播种两次,而且亩产量达到了两千斤。”

    此语一出,下面几乎所有人都不由哗然。就连苏世长也禁不住的开口问道:“元这这是真的吗,这种杂交水稻一亩能产产两千斤?”

    “当然是真的,这袁隆平乃是本王小时候在关中地区的一个村子认识的人,他种的杂交水稻是本王亲眼所见。而且还吃过这种水稻好几次,又岂能有假?”李玄霸说完这句后,即禁不住的低下头,硬生生的挤出一滴眼泪,假装很“悲伤”的道:“只是可惜,本王仅仅跟那位叫袁隆平的老农认识了几个月,那个地方就生了战乱,那老农就被乱军给杀了。全村的人都没有一个活下来。而这个老农虽然研兆山:众种亩产量两千斤的杂交水稻,可是他不识牢,连曰”右幸都不会写,因此也没有将种植这杂交水稻的方法著成书流传下来,更没来得及收徒教给别人。至于本王,当时还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价值,因此也没有跟这老农学习。等到本王意识到时,这老农已经不在了,他种的杂交水稻早已经被战争摧毁了,本王连一粒杂交水稻的种子都没有找!”

    心中默默的对后世的袁隆平大师道了声“抱歉”后,李玄霸才抬起头来,对下面均面面相觑的众官们问道:“各位,你们意识到这种杂种水稻的价值了吗?”

    孔颖达长叹道:“亩产量两千斤,如果能够向全天下推广的话,那么颖达可以肯定,从此以后,这天下将再也不会有饿死甚至挨饿的人了。这个研究出杂交水稻的袁隆平老农,的确很值得尊敬”。

    苏世长也禁不住的喃喃的道:“可惜,真可惜,要是这个袁隆平将他种植杂交水稻的方法流传下来该多好?。

    李玄霸淡淡的问道:“那你们知道本王想让天下所有人,甚至是农民和工匠的孩子都读书识字的原因了吧?。

    不等下面的人回答,李玄霸即自答道:“因为本王需要的并不只是无数个著书立说的圣贤或是入仕拜相,为天下百姓服务的好官,本王还需要无数个像袁隆平老农,或是春秋时的鲁班,又或是像本王麾下雷三德那样的人才。他们能不能为这天下作出贡献?当然能,而且远比你们这些读书人或做官的贡献更大。自古以来,吃穿住行都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偏偏这四项要求可不是光靠你们读书人或是做官的能解决的,这是农民和工匠们的课题。所以本王才想让农民和工匠的孩子们都来读书,他们读了书,开了智,将来就算不能入仕拜相。种地或是做工匠必会更有见地,更能思考,说不定将来也会出现几个像袁隆平那样的农民和鲁班那样的能工巧匠。本王已经成立了“天工院”本王还考虑着成立一个“农业部”专门招集一些种植经验丰富的老农,出资让他们专门研究如何更好的种植。如何提高粮食的亩产量。并还请人专门的把他们所研究的东西记录下来。假如他们之中再出现一个袁隆平,研究出了像杂交水稻一样亩产量两千斤,哪怕是一千斤的粮食,本王就立即给他封候拜爵,就算封他为异姓王都没问题”。

    完之后,李玄霸将下面所有官员们的脸上表情扫瞄了一遍,然后才问道:“对于本王的做法,你们有意见吗?”

    “没有,臣等附议!”

    没有人敢反对,笑话,亩产量两千斤乃是解决天下所有人吃饭问题的最了不起的创举,要是真的有人能成功,肯定会如李玄霸所说,会成为史上最了不起的人。这样的好事又有谁敢反对?尽管有不少人都对李玄霸所说的“袁隆平”老农和亩产量两千斤的杂交水稻的真假很怀疑,不过还有不少人却愿意选择去相信李玄霸的话,真心的希望李玄霸所说的会是真的。因为亩产量两千斤的杂交水稻如果真的有人研究成功过,那么一定还会有人再研究出来。这样的话,天下人吃饭的问题就能解决了。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大事件。

    等到所有人都消化了这件事情后,李玄霸才再次开口道:“本王之前说到那儿去了?”

    孔颖达急忙提醒道:“元,你在讲小学的六门课程,说到自然课程。下面该讲历史了!”

    “哦,历史,历史该教唔就不用本王讲了吧?拿一本《史记》为孩子讲解就是了李玄霸说道:“本王一直认为太史公的《史记》乃是最佳的史书,不能不讲。

    孔颖达点头附议道:“元说得是,颖达也认为太史公的《史记》集是写得最佳的史书,其次才是《春秋》和《汉书》。”

    李玄霸继续说道:“至于艺术课程,就是画画啊,唱歌啊或是下棋等等课程,不一定非要学精,主耍是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就行。而最后一项的体育课程,就得好好的重视了。所谓体育,就是锻炼身体,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本王不希望看到日后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们都是弱不禁风的病痨了,因此每天必务要为学生们安排身体锻炼。本王之前不是谈过推广孙思邈仙长所修炼的导引吐纳之术的事情,把这种能令人健康长寿的导引吐纳之术当成学生每天早上必练一遍的课程好了

    不少的官员们闻言,心中都不由一喜,因为这样一来,他们也都能学到这种紫阳真人的导引吐纳之术了,这可是仙人所传的,就算不能长生,但至少能够健康长寿,就可是谁能希望的事情。于是,这些官员们都禁不住的赞叹道:“元此举,真是大善也,臣等绝对附议!”

    李玄霸说道:“就这样,小学就安排这六门课程就行了,不必安排太多。之后的课程等到他们升入中学再学习吧。孔颖达”。

    孔颖达闻言急忙应声道:“颖达在”。

    李玄霸看了孔颖达,才说道:“本王决定成立一个教育部,专门负责学校和教学的事情,而这教育部的部长。本王打算让你担任。你有没有信心做好?”

    此语一出,在场不少人都不由眼红的瞧着孔颖达,暗想这教育部的部长就等到天下所有学生的师长啊,地位可真是荣耀无比。这个孔颖达也不知道踩了什么狗屎运,居然被李玄霸这么看重。先是让他编写《三字经》,又让他做教育部长。这样下去,日后还得了!

    而孔颖达闻言则是大喜,立即回答道:“颖达绝对有信心做好,请元放心!”

    兄弟们,天天一万字以上的更新,不求别的,只请兄弟们今晚上十二点给投推荐票,试试将本书顶上历史推荐榜吧,拜托兄弟们了!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