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月之期-《大唐之无敌天下》


    第(3/3)页

    洁儿兴奋的向李玄霸伸出了右手小指。李玄霸愕然了一下,暗想这拉勾的习俗到底是谁明的,怎么一直在上林苑长大的洁儿也学会了?心中好笑之下,李玄霸也伸出自己的右手小指跟洁儿勾了一下,算是订下了约定。

    服了洁儿跟紫阳真人学习锤法后,即见宇文明珠和李月瑶好奇的凑了上来,齐声问道:“玄霸玄霸哥哥,你真的能制造出能上天的飞行器?”

    不止是她俩,就是小道士和虬髯客等人也是一脸怀疑的瞧着李玄霸。

    李玄霸见状不由挺起了胸膛,说道:“本王是说大话的人吗?反正你们只要耐心的等一个月就是了,本王一定会指点雷三德制造出飞行器的!”

    李玄霸心想,自己好亏也算是二十一世纪来的穿越者,就算不知道怎么制造飞机和直升机,但指点像雷三德这样的能工巧匠们制造出滑翔机和热气球应该不是难事吧?

    嗯,滑翔机制造有点麻烦,而且还有危险性,还是制造热气球好了,即简单又安全,就是飞行的方向和度不好控制。到时候只要准备几个降落伞,就算热气球突然漏气或被好奇的鸟类戳破了也不怕。

    决定了一个月后进军瓦岗的计划后,李靖、苏定方、屈突通和李神通四人所领导的大唐二、三、四和五军即加了征服洛阳周围郡县的计戈。

    这些收伏洛阳周围郡县的战争虽然李玄霸一次也没有出马,但是他的威名仍然有强大的震慑力。

    而这四军的领导者除了李神通外都是啤舆出众的名将,再加上有雷三德领导的工匠们连绵不绝的略翘们提供已经调制到最完美比例的黑火药,因此,收伏战打得出奇的顺序,不少的郡县往往都是还没有正式的战斗就直接的投降了,少数的抵抗者在李玄霸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再加上火药惊人的威力之下,很快就崩溃了。

    李玄霸占领了洛阳后仅仅第三天,李靖就先为李玄霸拿下了邓州,其守将张公谨投降。这个张公谨李玄霸还是知道的,原先的历史上乃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据说在后来的玄武门之变中起了关键作用。虽然不记得排名多少。但是能荣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肯定不是一般的人物。因此,李玄霸很欣然的亲自接见了张公谨,安抚了他之后即封他为上校,让他领着一个旅的军队暂时编在自己大唐第一军之列。随后,捷报不停的传来,第五天,田瓒以所部二十五州降;第七天,时德睿以所部7州降;第十天到第二十天,大将张镇周降,郭庆以管州降,魏陆以荣阳降,王要汉以汴州降。才二十天的时间,洛阳周围郡县就全部落入了李玄霸的手中。

    无论是李靖、苏定方和屈突通在这二十天时间所指挥的战斗均无一失利,而且伤亡率也少得出奇,几乎能够称得上毫无损失。令李玄霸奇怪的是,他的堂叔李神通似乎也摆脱了原先历史上“常败将军”的屈辱,指挥大唐喜四军攻击豪阳魏陆和汴州王要汉的战斗中,也是以极的代价就取得了胜利,仗打得可谓完美之极,指挥能力一点都不在苏定方、屈突通,甚至是未来的“军神”李靖之下。

    不过李玄霸向小道士一打探,才知道原来进攻集阳和汴州的战斗并不是李神通指挥的,而是他麾下的两位将领史万宝和盛彦师献的计策并替他指挥的战斗,才以极少的代价拿下了荣阳和淬州。按照小道士的说法,这史万宝和盛彦师一个是出色的将才,一个是出色的谋士,才能都不在李仲文、向善志和丘氏兄弟之下。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李神通正是有了他们两个”作战才会战无不胜。

    李玄霸听了小道士的报告后,立即就下令将史万宝和盛彦师的军衔都提升了两个级别,从中校升为准将,让他们在大唐第四军担任师长,各领一个师的军领。至于李神通,李玄霸也没有令他失望,将他的少将军衔提到中将,跟李靖、屈突通是同一级别了。而苏定方也因为拿下张镇周和郭庆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同样被李玄霸提升为中将。至此大唐第二、三、四和五军的军长全部都是中将军衔。

    除了收伏洛阳周围郡县顺利的捷报外,李玄霸在第二十天时还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窦建德自从得到小道士写给他的索要欧阳询的信后,没考虑几天就屈服了,将欧阳询送往洛阳。如今已经到达了。窦建德这么知趣,令李玄霸很“欣慰。”至少他不用头痛万一窦建德不把欧阳询送来,那么一个月后到底该遵守诺言去攻打河北呢还是按原计划去收伏瓦岗了。

    对于欧阳询这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书法家,李玄霸还是很尊重的,带领着小道士等人和洛阳百官一起出了洛阳城去迎接。

    欧阳询虽然对李玄霸强行向窦建德索要他的事情感到十分的不爽,但是见李玄霸对他这么礼遇,还是感到受宠若惊。待弄明白了李玄霸“请”他来洛阳的原因后,倒也没有反对。欣然的同意了。

    毕竟,李玄霸统一天下后就在每个郡县镇都建学校的事情真的能成的话,必能名垂青史,那他欧阳询也会跟着名垂青史了。因为每个学生手中的一本《三字经》就全都是以他欧阳询的书法为模板印刷的。这就等到未来的读书人全都见识到了他欧阳询的书法,再加上学习仿效之下,未来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他欧阳询的书法继承者了。

    只不过,欧阳询虽然来了,孔疑达却还没有把李玄霸所要求的《三字经》编撰完成。

    倒不是孔颖达编不出来《三字经》,而是李玄霸对他所编撰的《三字经》内容感到不满意,每次阅后就毙掉让孔颖达修改。

    在第四次阅读孔颖达所编的《三字经》后,李玄霸终于有点火了。决定再给孔颖达的脑子好好的开个窍。于是,在欧阳询来到洛阳的第二天,李玄霸再次在乾阳殿招开了朝会,让自己所有的幕僚和洛阳所有的官员都来参加。

    乾阳殿上面的那座新龙椅,段达早就已经让木匠制造好了,无论是造型还是大小都让李玄霸十分的满意,觉得这才是属于他李玄霸的龙椅。

    坐在龙椅上接受了下面所有的人向他行礼,齐呼过“元万岁”后。李玄霸即让众臣入座,然后就开始向孔颖达难:

    “孔颖达,本王还以为你乃是当代大儒,编个儿童的启蒙读物应该是轻而易举,然而本王错了。你的才华横溢是不错,只是本王忘记了你们儒生的思想有多僵化保守,以致你只能束缚于孔孟的学说和儒家的经书之中,无法跳出去,因此所编撰的《三字经》内容全都是孔孟之学和儒家的四书五经里面的东西,一点教育意义都没有。本王可不希望日后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是空谈思想,不彻实际的腐酸儒生!你明白了吗?也许本王该另换人来编撰这本《三字经》了!”

    孔颖达大概从来没有被人这样斥责过,当下不由躁得满脸通红,却不服气的道:“元这是何意?你凭什么看不起孔孟之学,孔孟之学怎么可能一点教育意义都没有?要知道自古以来,孔夫子就被人尊为“圣人。孔夫子的学说讲究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年的汉武帝甚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见我孔孟之学的确是圣贤之道,元凭什么说我们儒生是空谈理想,不彻实际的腐酸儒生呢?”

    李玄霸闻言冷哼道:“凭什么?既然你觉得不服,那本王就好好的跟你辩论一下,好让你明白本四锢何会看不起你们儒了。本互纠正下本互看刀蟹的是你们儒生,倒不是孔孟之学。本王承认孔孟之学也有优秀的地方,至少本王对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以及“吾善养浩然之正气。的说法是喜欢的。至少本王认为孟子还算得上是个大丈夫,有骨气,有气节,比你们这些只会谈仁义道德的儒生好多了!”

    孔颖达冷着脸拱手道:“请元指教,我们这些儒生有什么问题?。

    “第一,你们思想太过保守,墨守成规。你们儒生每次谈言治必用“尧舜先秦之治”论述必用“孔孟先圣。之言,开口“子曰。闭口“子曰”甚至还说什么“祖宗成法,不可改,“先朝制度,不耳变,一味地从古人先贤的理论和经路,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从来没有人想到时代的不同,必须要与时俱进。

    你们把孔夫子视为“圣人”相信他所说的话是绝对真理,这恬恬是本王认为最大的错误。孔夫子他也是人,不是神,而且是个活在一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的人。那个时候是什么世道,又有多少知识传承,孔夫子就算再能再神,又怎么可能事事都对,还能够千年都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他要是真的有那么能,请问当时怎么没有一个国君看得上他,没人请他做大官?”

    孔颖达忍不住的分辩道:“那是他们有眼无珠,不识真金。有才能也不一定要做大官,孔夫子能够教出三千学生,三千学生中还出了七十二名贤者,并将他的学说千古流传,这就证明了他的确是个,“圣人。”。

    “所以你们从来不敢质疑孔夫子的学说吗?”李玄霸说道:“这就是你们儒家最大的缺点了,把尊师放在真理之上,从不质疑孔夫子的学说是否有错。因此自从孔孟以来,你们儒家再也没有出现一个能够与孔夫子和孟子比肩的人物,或者是越他们。因为你们太尊重权威,就连怀疑一下权威都觉得是罪过,是对孔孟的不敬。这样只能导致你们永远都在孔孟之下,不思进取,甚至一代不如一代。”

    罢,李玄霸的上半身向前倾了一下,又说道:“知道本王谁欣赏的一句话是什么吗?“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就是一位西方的哲学家所说的,他的来源你们不必考虑,只要考虑一下他所说的话对不对就行!

    “至少本王认为,老师虽然得尊重,但更要越,不能只会重复。如果对于老师的学说有怀疑的地方,那就去求证,去完善,去修改,甚至去推翻。这绝对不是对老师的不敬,而是对真理的看重。看重真理也就是尊重老师。本王想,就算是孔夫子,想必不会只愿意看到他的徒子徒孙们只会死守着他们的学说,而反对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精神吧?假如说孔夫子是龙是象的话,他绝对不会愿意看到自己徒子徒孙。们变成蛇和猪的!孔先生,你认为本王说得是否有理?”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孔颖达正在喃喃的重复着李玄霸所说的这句话,心神有点震动,闻言不由自主的点了一下头,说道:“元的话,听起来似乎的确有那么一点道理,不过,”

    “不必不过了,让本王谈谈你们儒生的第二个缺点吧!”李玄霸不客气的打断孔颖达的话,继续说道:“第二,你们儒生只会空谈理想,不彻实际。比如说你们儒生最常谈的教化和仁义问题,你们总是一贯性地认为如果天下人都接受了你们儒家的教化,天下就能演变为太平盛世了。因此什么利益啊、战争啊都是你们儒家深恶痛绝的东西。利益在你们儒生的眼中,是万恶之源,还说什么“君子不言利”。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你们儒生要是真的能够教化他人,这天下又怎么会时常战争纷争,血流成河?儒家自从孔孟以来,有一千多年了吧,试问你们成功的教化过谁了,有没有以你们儒家的仁义学说阻止过一次战争?没有吧?所以你们儒生常常说什么仁啊、义啊、天下大同啊,均是只用嘴巴说说,脑子里幻想一下而已,根本就不能用于实际。而真正能用于实际的东西,却是你们儒生帐恶和歧视的对象。你们儒生轻视农民,说他们是贱民,自己则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看不起能工巧匠,说他们所做的东西是“奇淫巧器,;更看不起商人,说他们是只言利的小人。

    总之,这天下间除了你们儒生自己外,别的都是你们看不起的。偏偏你们还整天吃着农民种的粮食,穿着能工巧匠做的衣服,住他们造的房子,而你们所用的笔墨纸砚和家具等等东西,要是没有商人,你们能够得到吗?这样看起来,你们儒生就是典型的忘恩负义之辈,还谈什么仁义礼智?这大概就是你们儒家第三个缺点了,妄自尊大,轻视他人!”

    这些话说得不但孔颖达脸红,在场的大部份的洛阳官员们也都脸红了。

    不等孔颖达出言分辩,李玄霸即又叹道:“本王也不是认为你们儒家谈仁义、谈礼智和教化无用,不过这得先建在天下百姓能够吃饱肚子,有衣穿有屋住,不用害怕战争来临的前提上。试问天下人连饭都吃不饱,还要随时的跑路,免得被战争波及而没命,他们又如何能够接受你们儒家的学说呢?至于那些残杀我汉人的侵略者,比如突厥,请问你们儒家能够教化得了他们,让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不能!偏偏这么简单的道理,本王一点都没有在你所编的《三字经》上看到一句,满篇除了仁义礼智就没有别的东西了,对于农民、工匠和商人的作用更是一字不提,完全的无视他们。而本王所要求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更是少得可怜!请问这样的《三字经》跟你们儒家的经论又有什么区别?你编撰它还有意义吗?”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