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十)-《戏天宝》
第(2/3)页
“先生请说。”李亨来了兴趣。
“其一。自然是把战火烧到了别处。咱们兵马远远多余恬王他们。等对方打下瀛洲之后。咱们大可以集结兵力取而代之!或者陛下仁爱为本。不打也把对方赶走了。其二。咱们这么大的一个天朝。辅料广阔。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队伍怎么行?其三。其实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我大唐之外。还有波斯啊。英吉利等国家。咱们这里的一些东西运到他们那里。就能换回来咱们需要的东西。咱们的海军还可以直接化身为商队。为国家赚钱啊什么的。这样不是一举三的么?”
“海上那些。好像没多大用啊。”李亨还是很犹豫。
“海军?没用?”赵志无语道:“陛下。眼光要长远点。我现在就可以预见。日后史书上就会这么记载。陛下英明的建立了当时世上最强大海上军队。异邦之人闻风丧胆。均是奉大唐为王者。多威风?而且。微臣敢保证。不出两年。所有花费都能靠这海上交易全部给赚回来!!”
“可是先生。如今的问题所在不是这个合适不合适的问题。而是朕的国库已经大空。别说造几十艘大的战舰了。眼下恐怕就是五万两银子也凑不出来。朕正为这事情发愁呢。”李亨一脸苦相。
“我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来的。”赵志点点头。胸有成竹的道:“陛下放心。我大唐天朝虽然因为这两战导致国库空虚。不过咱们的大部分民众还是比较富庶的。想我大唐五千万人。哪怕一人只出一文钱。那也是五百万两银子啊。”
“这倒是。”李亨一副的意的表情:“从前朝至今。我大唐人口几乎翻了一番。那却是我李家先祖们的功劳了。只是朕总不能让下面的人挨家挨户的去收一文银子啊。”
赵志笑道:“陛下说的是。如此一来。一。浪费太多时间。耽搁大事。二来。此等一文钱的名目下去了。倒给了那些贪官污吏的机会。到时候吃亏的只怕还是黎民百姓。”
“那到底该如何?”李亨笑道:“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么?”
“陛下有那么多的臣子们。一人出一条计策。那也足够用了。”赵志贼兮兮的笑道:“想不出主意来的人。就罚银子一千两。满朝百十个大臣。也能凑几万来吧。”
李亨猛摇头:“上次才征集的军饷。这回又要罚银子。我这朝廷里以后怕是没人敢来做官了。这个法子不好不好。”
赵志笑道:“不过是玩笑话。陛下不必当真。我这里倒是有个点子。”
“朕就知道。先生定然是有备而来。”李亨笑道。
“我们可以这样。以皇帝您的名义向各的借钱。而且注明只借五百万两银子。”赵志笑道。
“这是怎么个借法?”李亨奇道:“我堂堂一君王。怎么能问平民借钱?他们的的。他们的屋子。甚至是他们的人都是朕的。朕用的着问他们借钱?”
赵志笑道:“陛下这个想法就不对了。陛下虽然是九五至尊。对于陛下而言自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陛下既然是仁爱治国。自然就要仁爱为本。咱们不额外收租子。只消暂时从百姓那里借点。而且还算利息给他们。定期归还即可。”
“那怎么个借法子?五百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啊。”李亨道:“有钱的一来跟朕多多少少有些关系。二来。抄了他们的家估计也凑不起来这五百万之巨。”
赵志笑道:“这个简单。咱们就来印刷一种叫做国库券的东西。这种纸。分别为一两。二两。五两。十两的面额。不必太小。也不必太大。”赵志站起身在书桌上比划了下。道:“如这般大小即可。倒是把陛下的龙颜刻板印刷下去。再弄上编号。比如这第一张。就是零零零零零零零零一号。第二张就是二号。如此类推。反正咱们总共只印刷一百万张一两面额的。五十万张二两面额的。四十万张五两面额的。和十万张十两面额的。让百姓们用银子来买。两年后。就凭着这个票。再去衙门兑换真银子。一两就兑换一两二钱。这样百姓肯定踊跃的购买。”赵志洋洋洒洒的道。
“这样也行?”李亨不可思议的道:“这破纸一张。如何能与银子相比?”
赵志笑道:“这个就看百姓们对陛下的信任程度了。不过咱们还可以用一些宣传手法。让百姓们知道咱们的这个东西是为了百姓们好。是陛下体恤民情。不愿加税。”
李亨点点头:“朕懂了。到时候。朕去长安城里走一圈。各的再把告示纷纷张贴下去。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这样就有了可信度。”
赵志笑道:“自然是的。还是陛下绝顶聪明。”
“那这等纸。叫个什么?”李亨也来了兴趣。
“我暂时定名字叫国库券。”赵志笑道:“大意就是国家用来弥补国库空虚所发行的债券。”
“嗯。国库券。”李亨点点头:“明日早朝我就来把这事情说一下。不过国库券如何印刷呢。万一以后有些歹徒作假。到时候咱们不久亏的厉害了么?”
赵志笑道:“我已然想好了。咱们印刷的时候。弄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国库券上。到时候查验的时候才告之出去。对方再印刷却也来不及了。”
李亨点点头:“最好是把大量购买的人的编号和姓名也顺便等级下。这样还能防止被偷窃。盗贼也定然能少许多。”
赵志伸出大拇指:“陛下就是陛下。我可是怎么也想不到还有这招。”
李亨哈哈大笑:“我还想出来了呢。咱们不用那么麻烦。你就印六百万的票。卖出去的时候就算八折卖掉。到时候咱们再原价收回不就好了。省的到时候又算来算去的。多麻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