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到死(八)-《戏天宝》


    第(3/3)页

    “不才正是赵志。”赵志点了点头,正要试探敌情,忽然一小太监声喊道:“壬葵年进士及第学子觐见!!!”

    地下学子都是一惊,在那时代,这个叫见天颜啊,那叫一个激动,况且这些考上的,起码有半数是成日在家里埋头苦读的,见人都少了,来了皇宫这最牛b的地方,有些都已经是面部抽筋了,小太监这么一喊,登时就有一个家伙直接吓倒了在地上,人事不知了。

    众人一阵慌乱,赵志急忙跑过去又是掐人中又是拍胸脯地,那学子终于悠悠醒转:“啊,圣上……”

    赵志无语。

    “醒了就快些排好队,进去吧。哪位是赵公子?”小太监急忙喊道。

    “有!!!”赵志举手。

    “赵公子请站前面。”小太监估计是受了李林甫的好处,这不由的让赵志大感幸福,真是有人铺路栽树,有人专门乘凉啊。“真是县官不如现管。”赵志背后的一家伙突然小声冒了一句,赵志扭头一看,却是个相貌堂堂的家伙,估计就是一愤青了。

    “进士及第二十四人。觐见!!!!”小太监回唱道。

    台阶上另外一小太监立刻接了过去:“进士及第二十四人,觐见!!”

    赵志只好当先带着二十四人分成四行八列沿着左侧地台阶往上走去。

    含元殿里,百官云集,当然最大的boss还是坐在龙椅上一身金黄色袍子地李隆基。

    “叩见陛下,五黄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志无奈。在小太监地耳语下实打实的跪了下去,老老实实地叩了三个头。然后伏地不起。

    “力士,宣圣旨。”李隆基并不叫赵志他们起身,反而是冲身边的胖子高力士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荣四海,繁万山,天宝初年,四方安定…………,钦此!!!”高力士嗦地念了足足有两分钟,才冒了赵志最熟悉的一句。

    “谢主隆恩!!!”虽然赵志完全没听明白高力士念的是什么东西,不过看惯了电视剧的赵志也知道这时候就这么一句台词了。不过同时赵志还挺佩服高力士的,起码能识字的太监不多,能读得这么顺畅的,就更少了。“平身吧。”李隆基这才道。

    赵志迅速的爬了起来,早跪的膝盖头疼了。

    “朕今日在含元殿举行大典,甄选人才,你们二十四位都是户部挑选出来地佼佼者,都是十年寒窗的有心人。今日起,你们终于能一圆梦想,天下幸甚,朕心也甚为宽慰啊。”李隆基含笑道。

    “陛下,虽然二十四位俊才都是学识卓著,不过老臣和诸位同僚更想知道的是,到底哪位能成为陛下的门生呢?”李林甫接话道。

    “呵呵。爱卿不必心急,今日有的是时间,反正文武百官都在,不妨大家跟我一起来考校考校,日后你们的这些晚辈也好熟悉熟悉。”李隆基呵呵一笑,道:“在场的这二十四位,都是文章好。才情高。并且有人推举的,想来也不是一时半会之间能分出高下地吧。诸位爱卿有什么话。不妨一起说说。”

    “启奏陛下,微臣对陛下刚刚的话颇有些微词啊。”秦斯人这个老家伙立马站了出来,笑眯眯的道。

    “哦?”李隆基一伸手:“讲!”

    “陛下刚刚说道,二十四位都是文章好,才情高的,这的确不假,可是一时半会分不出高下,那就不一定了啊。”秦斯人说着还暧昧的看了赵志一眼。

    “哦?”李隆基露出颇有兴趣的表情。

    “回陛下,这二十四位进士及第地才子之中,微臣以为有一位,定然是状元头名的不二人选!”秦斯人抬起头,一副很是寂袅的表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咦!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位才子的鸿鹄远志和高尚情操,在这句先天下之忧而忧里表露无疑,试问陛下,能写出这种文章的人,不让其独占鳌头一展抱负,情何以堪?”

    “好!好!”李隆基拍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错!谁写的?”

    “此人正是扶风县学子,进士及第,赵志赵梦枕。”秦斯人对赵志使了个眼色。

    赵志估摸着这是要自己站出来一步好叫李隆基看个清楚了,于是抬腿超前迈了一步:“草民参见陛下。”

    “抬起头来。”李隆基道。

    赵志只好抬起头来,对李隆基抛了个媚眼。

    “是你?”李隆基显然记得赵志。“正是草民,”赵志急忙道:“那日陛下微服私访,草民亲眼见到陛下铁面无私,刚猛果敢的为长安城挖出了田司武这一大毒瘤,在下心仪万分,今日得见天颜,万幸!!”

    李隆基被赵志一顿猛拍,心情大好,哈哈哈笑了几声,定了定神,喝了口茶:“征西赋就是你写地?”

    赵志连忙点头:“正是草民。”

    “不错,不错。”李隆基一拍桌子:“你果然有点抱负,知道居安思危。……你地推荐人是李林甫?”

    “回陛下。”李林甫站了出来:“微臣去年初有幸得到了一本《梦枕诗集》,一读之下居然无法松手,后来机缘巧合认识了赵公子,两人一时间成了忘年交,举才不避亲,微臣这才大胆做了举荐人。”

    “居然连李爱卿也如此推崇,赵志,你的诗集呢,呈上来与我一观。”李隆基道。

    赵志急忙从袖子里抽出诗集,递给过来地小太监。

    李隆基打开诗集,笑眯眯的念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赵志,你还挺有些多愁善感的味道啊。”

    赵志大汗:“回陛下,那个,那个草民认为,天下万物皆是有情,得情者方能看透情,看透情者方能得大道,故此这种,一试也是无妨。”

    “有点意思。”李隆基点点头:“诸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人选都提出来,朕一一考量。”

    “这就完了?”赵志大汗;“似乎还没能抓住李隆基的心啊。既然来了,那就要混个状元,不然自己这么天时地利人和,再叫人家抢了老大,可不是亏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