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 杨过再倒,出海寻岛-《超凡双生》
第(2/3)页
而最有意思的是,不论怎么演,全都是杨绮的本色出演。说真也是真——这又是实。
有虚有实,虚虚实实。看起来让人头晕脑胀,但大伙不用管这些似是而非的逻辑。只需要像杨女王一样,把麻烦的逻辑都抛在脑后,跟着心中的情绪去充分暗爽就好了——现在这些小娘皮都被咱戏里伟光正、戏外高大全的形象震撼了吧,姆哈哈哈哈!
心情大爽的杨绮。指挥表演指挥的越发得心应手起来。
舞台剧细节不再多说,总之是一个和原版电影情节七成像、三成变的改编故事。宁采臣和小倩的爱情来的更加曲折。也保留了顺理成章的感情逻辑。燕赤霞被塑造成书生偶遇的世外高人形象,斩妖除魔干脆利落,动作设计霸气美观,符合一切偶像标准。
观众一路看下去,真的是心潮起伏、情绪跌宕。
爱情萌发时,观众会心微笑。情感波折时,观众跟着揪心。女鬼害人时,观众惊悚恐惧。但渐渐了解了小倩这个角色之后,又非常的怜惜她。人们的心情、感觉,完全被情节带走。她们都期待着燕赤霞能够降服“姥姥”,解救小倩,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就在万众期待之中,燕赤霞和树妖姥姥的大战终于开始了。
姥姥一登场,就让所有观众吓了一跳。与俏丽动人的聂小倩不同,这个姥姥真是个千年老妖婆的形象,简直就是老槐树成了人形一样。好一个姥姥,当真不得了,双手一挥,一根根藤蔓便自袖中飞出,宛如活的灵蛇一般攻向燕赤霞和宁采臣。燕赤霞手持宝剑,与姥姥展开了惊天大战。这舞台上藤蔓飞腾,摧枯拉朽,老妖风范尽展无疑。
这个逼真特效一出,台下观众看得呼吸都快停住了。柳称心结结巴巴道:“这、这怎么可能——这是真的吗?!”
林雕玉的眼力却要好不少,一指天花板道:“看,那些暗格中有丝线垂落,这些藤蔓是悬挂在丝线上的,想来房顶之上另有人操持细丝。不过这操丝之人也的确技艺惊人,方才能够做出这番活灵活现的场景。这树妖姥姥的藤蔓,看起来倒比鞭法高手的鞭子还厉害,真不得了。”
“原来如此,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是真的呢。”
林雕玉说的没错,但也错了。她没错,是因为的确有细丝。她错了,是因为那些细丝才是掩人耳目的东西。武功是第一生产力,有真本事哪还用得着那么麻烦啊。细丝不过是为造成“这其实是假的”的错觉,其真相是——
“杨施主,贵夫人生性恬淡,老衲本还觉得杨姑娘是异想天开。现在看来,她却能将树妖姥姥演的如此逼真,看来贵夫人尚有极多才能。当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谢大师谬赞,杨过替龙儿愧领了。”
没错,这个树妖姥姥不是别人。正是小龙女。本来是想让娇娘出演的,娇娘不擅长远程兵器,但总比其他人强得多。现在好了,有小龙女在船上,万恶的暴君立刻伸出了魔爪——哼哼,小龙女,想救你相公的话就乖乖听话。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不准反抗!来。先把碍事的衣服给我脱了,再穿上这个,再把这个绳索这样、这样、这样——虽然看起来微妙的有点猥琐,但当时的情形差不多的确是这个样子。
专精长索的人就是不一样。树妖姥姥瞬间就找到了最好的演员。反正也不用露脸,有三妙在旁边腹语口技配音,姥姥这场戏当真完成的相当精彩。当燕赤霞终于击退姥姥、带走小倩和宁采臣后,小龙女自后台退场。伸手解开树妖服的系扣,小龙女的脑袋钻出大树干一样的戏服。
漂亮脑袋大树干,看起来真有点另类的呆萌。
她轻轻喘了口气,然后对杨过微微一笑柔声道:“此事甚是有趣,实在出人预料。”看来,一场舞台剧演下来。让她觉醒了什么新的天赋。
剩下的故事,杨过和小龙女一起作为普通观众开始观赏。看宁采臣他们挖骨灰、救女鬼、助聂小倩逃离樊笼。又看他们展画轴、提情诗,矛盾不舍又无可奈何。还看阴关大开。群妖乱舞,黑山老妖抓鬼娶亲。看宁采臣燕赤霞勇闯鬼门关,大战黑山老妖。看他们生死一线、险死还生。
看着这些剧中的故事,杨过忽然觉得眼前一阵恍惚。他似乎看到了当初的自己,闯绝情谷、斗公孙止。他似乎想起了小龙女要嫁给公孙止时,自己悲愤绝望的心情。他忽然觉得自己非常能够体会故事中男女主角的情感。宛如亲身经历。
比起下面的观众,杨过看得更投入、更动心。事事总关情。有情人看感情剧,平多嗟叹。
当看到剧中人终于逃出阴间重返阳世时,观众们都松了口气。但随即心脏又都狠狠纠了起来,因为黎明已至,聂小倩必须去投胎转世了。在凄婉的主题曲中,宁采臣慌乱的手撑门板、头顶木窗,为聂小倩遮蔽阳光。小倩要走了,天人永隔。宁采臣无法回头,也无法挽留,只能叮嘱了最后一句话:好好做人。
“她已经走了……”燕赤霞一声叹息,宁采臣瞬间一震。他猛然回头,咣当,门板砸落在地溅起朦胧尘埃。阳光照射而下,光芒中,只剩一个骨灰坛静静的摆在地上。的乐曲如同叹息、好似诀别,环绕全场。宁采臣魔怔了一样痴痴看着骨灰坛,这一刻,台上台下一起肝肠寸断。(个人认为,这一幕是那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幕)
杨过怔怔看着台上的故事,这一幕勾起了他最深刻的回忆。当他苦等十六年等到的却是小龙女的死讯时,他站在绝情谷断崖上仰天长啸:“你为什么骗我!!”悲愤之情无以复加,他纵身一跃,跳下悬崖。那一刻的情绪已经在幸福的生活中缓缓散去,却永不消失,只是在心底化作涟漪。今天,那记忆再次被唤醒,原本平静的心中再起波澜。
这波澜,为情而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