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8章 明知是坑,依然跳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2/3)页

      只要有蒸汽机商船,剩下的无非就是成本问题了。”

      “对,这才是本质问题,拿下更多的蒸汽机商船才是唯一!”

      “更多?你想多少?去年是平均三万一千两一艘,瓷器丝绸大类的最高八万四千两一艘,

      如今海外数据表现如此优秀,翻倍都是有可能的、甚至更高,六万、八万一艘,诸位能买几艘?”

      “豁出去了,现银不够那就去皇家银行借贷,朝廷为什么要将拍卖日期定在一个月以后?

      一是将海贸和拍卖信息扩散,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参与,二是给我们准备地契房契等等,从皇家银行借贷,光是利息都得数万两。三是多一个月会多出几十艘,又是一大笔银子。”

      “嘶……朝廷又算计我们呀?”

      “闭嘴,会不会说话,这叫算计?这不应该是雨露均沾吗?给大家所有人准备的机会这不是好事儿吗?让少数商人掌握了大量商船,这是朝廷不愿意看到的。”

      “是呀,到时候没有拍到你又说时间太仓促你们没有准备好,又说本地商人占尽了优势,反正什么话都让你们说了。”

      “明知道是前面是坑,你跳还是不跳?”

      “行了,都想明白了,那就散了吧,一个月后大家各凭手段。”

      “哦,对了,有可能还是暗拍,诸位心里要有数哦!”

      ……

      乱哄哄的商人开始散开,无论是提交信笺还是准备贷款,时间都无比的紧迫。

      至于说张子兴说他们在云海楼的消费由他结账的事儿,他们可没有那个脸,况且都是一个商号的话事儿人,瞧不起谁呢?

      相对于商人们的忙碌,崇祯却是相对的清闲太多了,乘坐的蒸汽机商船顺着京杭大运河逆流直上。

      八月初三日,銮驾就到了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的淮安,这里是号称天下第一衙门漕运总督驻地、能年造五百艘以上漕船的清江督造船厂的所在地。

      因为两淮盐运分司设在此处,崇祯见识了什么叫做豪华,盐商豪宅连绵数里。

      北京城也不过四十坊,常驻人口八十万左右,而淮安城竟然有七十二坊,人口竟然高达三十万,何等的夸张。

      ‘千舳丛聚,侩埠羶集,两岸沿堤居民数百万户,为水陆之康庄,冠盖之孔道,阛阓之沃区云’,这种书上记载的现象他是亲眼见到了。

      虽然上一次南巡经过了这里,但毕竟那是赶时间,且为了隐秘和迷惑,船队南下,自己却是走了陆路,自然是没有见过的。
    第(2/3)页